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就是在无数次伟大斗争的过程
中历史地形成的,并已经成为了我们党化危为机和克敌制胜
的“传家宝”。
一是打破军事“围剿”和经济技术封锁。土地革命时期,
党领导红军和革命群众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
坚持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统一起来。面对蒋
介石屡次发动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中央苏区提出,
“浪费一文钱实等于革命罪人”“节减一文钱即是对革命的
帮助”“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革命战争”等口号,艰苦奋战、
厉行节约,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围剿”和封锁。抗战时
期,蒋介石故技重施,在“皖南事变”后开始对陕甘宁边区
进行严密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再次成功打破了敌人的阴谋。
新中国成立之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
探测等重大工程的胜利,无一不是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获得的。
二是发展壮大自身力量。回顾百年历史,党如何能够从
小到大、从弱到强,打不倒、拖不垮、困不住?就是因为党
始终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扎根于中国人民、深
耕于中华沃土,自觉自信,自立自强。1928 年 4 月,朱毛会
师井冈山时,红四军尚不足万人。经过数年耕耘,鼎盛时期
的红军达到 30 余万人,革命根据地面积约 40 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 3000 万人。长征结束后,红军剩余不到 3 万人。抗
战初期,八路军仅 4.6 万余人,新四军仅 1.03 万人;历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