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体悟
生活
才能
引领
时代
王清宪
2
018
年
4
月
1
0
日
现在大家都说主旋律作品难以创作,难在哪里?不是主旋律给文艺创作留下的空间小,而是一些艺术家对主旋律把握能力和认识深度不够,认为主旋律就得是单调的歌颂、赞扬,就要口号化、概念化。这个理解是片面的。歌颂当然是重要的,但作品中的人物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具有丰富情感世界与复杂思想过程,他们同样面对自己和他人、个体与社会、美与丑等矛盾纠结,只有揭示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把主旋律人物树起来,起到教育与引导的社会作用。通过鞭挞假丑恶来歌颂真善美,同样是弘扬主旋律。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要求文艺工作者“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科学揭示了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当前我国文学艺术发展存在“有高原缺高峰”的状况,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这跟文化发展阶段有关,也跟我们的文艺创作体悟生活、认识生活不够有关。要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以引领社会、凝聚磅礴力量,必须澄清文艺创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反映时代、引领时
代。
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
我们常说文以载道。什么是文以载道?道,就是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文以载道就是要引领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汉唐时期之所以成为中国伟大艺术的创造时代,就是因为它们反映时代大气象。那个时候没有专业作家,文艺家们不是要体验生活,而是就在生活之中。他们在不同职位上创造、引领、推动着他们的时代,因而他们的精神就体现时代风采,他们的作品当然能够引领时代风尚。今天,如果我们没有时代大情怀,怎么可能写出时代大作品?
当然,并不是不需要个人小情调,但要用小情调写大题材是驾驭不了的,境界、知识和认知能力就会捉襟见肘、漏洞百出。所谓庸俗、低俗、媚俗,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大情怀导致的。有小情调没有大情怀,似乎很文艺范儿,自娱自乐、自我欣赏那是可以的。但如果不自量力,将小情调无限放大,去书写大时代,那实在是穿着背心短裤赴盛宴,滑稽可笑得很!
我们有些艺术家认为,文艺一定要离政治生活远一点才够艺术,离政治太近就有损于艺术。其实,这是对文艺一种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错误认识。既然文艺来源于生活,怎么可能离开当下政治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心和大局工作关系整个社会生活,文学艺术怎么可能离开中心和大局呢?既然文艺离不开中心和大局,那么就有一个文艺如何表现中心和大局的问
题。文艺的表现方式不同于新闻,更不同于文件和调查报告,它是用文学艺术的眼睛在中心和大局中去发现故事、发现人物。关键是我们的艺术家要去了解这些生活,刻意回避当然不可能在中心与大局中找到生活,也就不可能创作出这样题材与主题的优秀作品。
也正因此,有人追求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文艺范儿”,就难免失之浅薄、失之轻浮、失之概念、失之平庸、失之胡编乱造、失之假、失之空。唯有以文艺眼光在火热社会实践中发现人物、发现故事、发现情节、发现冲突,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象的文艺作品,才可能成为新时代文艺精品。
主旋律不是单调的歌颂
现在大家都说主旋律作品难以创作,难在哪里?不是主旋律给文艺创作留下的空间小,而是一些艺术家对主旋律把握能力和认识深度不够,认为主旋律就得是单调的歌颂、赞扬,就要口号化、概念化。这个理解是片面的。歌颂当然是重要的,但作品中的人物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具有丰富情感世界与复杂思想过程,他们同样面对自己和他人、个体与社会、美与丑等矛盾纠结,只有揭示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把主旋律人物树起来,起到教育与引导的社会作用。通过鞭挞假丑恶来歌颂真善美,同样是弘扬主旋律。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制度,没有完美法律,没有完美社会,没有完美人性,当然也没有完美的人。我们党在不断推进社会改革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自我完善。文艺不是不能表现这种
不完美,而是要思考如何表现、表现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倡导现实主义创作,也需要文艺发挥批判精神,但要搞清楚为什么而批判,是建设性批判还是摧毁性批判,是为让不完善的事物更加完善呢,还是要通过批判这些不完善毁灭人心中的希望?古语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我们的作品就是要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就是要唤醒人们心中的崇高。我们经常被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所感动,感动的本质是什么?是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唤醒读者心中的崇高,我们为崇高所感动,这就是文艺感染力。
王清宪:深入体悟生活 才能引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