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实用文档 经验交流发言

蓝绍敏:走有南京特色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领导讲话 网红文章 DOCX   11页   下载102   2024-04-21   浏览64   收藏171   点赞253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走有南京特色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蓝绍敏
2019 3 1 日)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
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推
2019
位,要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
委十
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提升制造业自主可
高质”中
最新部署要求,都为南京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
新要求。南京将坚定不移地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扛鼎
举,以“产业地标”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在全省建设“国家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走在前列并走出一条具有南
京特色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地标代表着产业的区域标志性和行业标杆性,代表
着产业的发展高度和强大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南京立足产
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
化为展方4+4+1”主
业定位清晰比较优势明显、集聚效应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8 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
增长 8%战略新兴产业增加
比重达 4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 17%首次突破
亿元大关。同时南京制造业也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发
短板,比如产业发展聚焦度依旧不够,在细分领域、细分行
业上还没有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效应明显、
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拳头”产业和“高峰”产业集群。
如何4+4+1”主业基
的层次和水平?如何在已有若干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上,
造一批“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发展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江苏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
神和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南京工作的最新要求,全力推进产
业地标建设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全球的竞争力、
响力和引领力。力争到 2020 年,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等产业地标培育领域,产业链、创新链进一步补齐
若干产业原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跑水平,产量产值、
主营业务收入等主要指标在全省、全国的排名明显前移,
2025
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基本成型自主
创新、持续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基本建成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成功打造三个以上“全省第
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成为全球极
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高地。
剩余9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走有南京特色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蓝绍敏 ( 2019 年 3 月 1 日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 2019 年七大重点工作任务的首位,要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江苏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以自主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提升制造业自主可控力,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央和省里的最新部署要求,都为南京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南京将坚定不移地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扛鼎之举,以“产业地标”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在全省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走在前列,并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地标代表着产业的区域标志性和行业标杆性,代表着产业的发展高度和强大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南京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发展方向,围绕“ 4+4+1 ”主导产业方向,加快构建产业定位清晰、比较优势明显、集聚效应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8 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 ,创近两年来新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42.5%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 17% ,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时南京制造业也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发展短板,比如产业发展聚焦度依旧不够,在细分领域、细分行业上还没有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效应明显、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拳头”产业和“高峰”产业集群。如何在“ 4+4+1 ”主导产业基础上,加快提升南京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如何在已有若干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打造一批“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形成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后劲?这些都是南京新一轮发展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江苏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和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南京工作的最新要求,全力推进产业地标建设,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全球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引领力。力争到 2020 年,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地标培育领域,产业链、创新链进一步补齐,若干产业原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跑水平,产量产值、主营业务收入等主要指标在全省、全国的排名明显前移,成为全国著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 2025 年,产业链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基本成型,自主创新、持续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基本建成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成功打造三个以上“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成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高地。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产业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更新与变革,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从宽泛发展向特色发展转变。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扣“ 4+4+1 ”主导产业体系,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汇聚整合有限资源,在最有特色优势和成长性的领域重点投入、聚力突破,扎扎实实打造一批目标定位高、产业影响大、核心创新能力强、综合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地标,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南京优势、南京特色、南京标志。 二是从粗放支持向精准引导转变。 改变“大水漫灌”“雨露均沾”式的产业支持方式,进一步提升政策指向的精准度,紧扣产业地标 重点培育方向,逐一深入研究、科学规划,明确目标、找准抓手,制定出台差别化、精准化、持续化引导政策。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与执行的着力点,更加注重功能性政策运用。重点在解决产业发展最迫切的共性需求上下功夫,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努力为产业地标培育营造最优生态环境。 三是从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转变。 紧扣产业地标培育领域,进一步突出龙头引领、补链强链、集聚集群,引导企业之间纵向配套、横向协同,构建公平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体系,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依托科教人才优势,推动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对接,建立完善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规模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 四是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大力推动制造企业从以生产产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转型,加快实现制造业服务化的动态演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在研发设计、定制化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延伸服务链、提升价值链,努力推动制造为主向“制造 + 服务”转型,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 + 服务”转变,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全方位提升。 五是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 围绕产业地标培育领域的重点骨干企业,以企业装备升级和互联网提升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智能技术装备集成应用,加快建设一批示范智能车间,
蓝绍敏:走有南京特色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