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哄”现象要不得
徐文秀
说到起哄,人们自然会想起街头巷尾、商场闹市里人头攒动、呼声四起的场景。可以看到人群中先是有人带头领哄,接着出现众人
齐声跟哄
,一时间叫喊声、嘘声、口哨声大作,有时还此起彼伏,
一
浪高过一浪,颇为热闹。
前不久,甘肃
一
花季少女在一片起哄声中香消玉殒,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对当时现场麻木不仁的起哄表达出极大的气愤和谴责。街头巷尾、商场闹市的起哄现象时有发生,其他领域和场合的起哄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眼下的互联网成了跟风起哄的温床,有的为了吸
睛
、赚流量,或者为了出名、成网红,不断炮制话题、炒作热点,用起哄的伎俩推波助澜,让其持续发酵,你一言、我一语,骂战四起;又比如,有的做事情喜欢搞大呼隆,人家有个什么动作,他也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如何,搞一哄而上、一哄而起,提这样那样不切实际的口号,争先恐后、攀比成风;再比如,近年来,一些媒体网络充斥着渲染“中国实力超越美国”“中国已是世界第一”“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等信息的文章,这种以“自欺”“自吹”和“自夸”为特征的“起哄”现象,营造出一片叫好、一派繁荣的虚幻景象,等等。这些起哄现象着实值得让人警觉和深思。
起哄是一种社会病。
起哄多半是一些好事者鼓动、煽动和忽悠起来的,而一些好热闹者也随即闻风而动,各种各样的围观起哄由此而生。起哄大体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意为之,这些人大多是那些“领哄”的,也有“跟哄”的;一种是无意为之,主要是一些“跟哄”的,“跟哄”的往往是瞎起哄。有个八哥起哄的寓言故事,说的是有只老虎从树林里窜到峭壁上,众喜鹊惊恐万状,担心辛辛苦苦筑起
的窝会坠落
,于是叽叽喳喳叫起来,想赶快轰走它,而住在洞穴里的八哥听到声音,也都一起飞出洞外,跟着啾啾
啾
的凑热闹,路过的斑鸠问八哥干嘛倾巢出动跟着叫,八哥一脸茫然地说:“我也闹不清楚,反正喜鹊叫我们也就跟着叫呗!”这则寓言故事把“领哄”和“跟哄”心态描述得耐人寻味。起哄既是好事者的一种忽悠和搅局,又是好热闹者的一种麻木和盲目。
起哄不是个好东西,它既添堵
添乱且闹心
,又害人害己且误事。
起哄往往虚张声势、夸大其词,它烘托出来的是一种有时连起哄者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以它的蛊惑性、煽动性和迷惑性,让不明真相的人一起跟着瞎起哄,结果让场面不可控,搞得乱哄哄,有的还乱中得利,乘机“哄抢”,等等。特别是,它让被起哄者也真假难辨,甚至遮蔽了双眼、蒙蔽了心灵、催生了冲动,或飘飘然、昏昏然起来,或自以为是、难以自拔,都已经掉进
起哄者挖的
坑里去了还浑然不知。起哄就是个肥皂泡,一戳就破,最后随风而去,化为泡影。
起哄是一种歪风邪气,不可听之信之并任之。
要善于识
别,认清起哄。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个别看一般,看清起哄背后的真相,认清起哄者的动机,分清
领哄和
跟哄、推手和帮手、真起哄和瞎起哄的不同情形,让冷静、清醒和理性成为远离起哄的“消音器”和“隔音屏”。要有主心骨,做自己的主人。哲人说,死鱼随波逐流,活鱼追波逐浪。要想不为起哄者所裹挟、绑架和利用,就得做人生河流上的一条活鱼,可以追波逐浪却不随波逐流,不跟风、更不刮风,不盲目、更不一味盲从,保持一种定力,让起哄者近不了身。要对带头起哄者,揭其不良居心,暴其险恶用心,把他们轰出场、轰出局,让他们丢人现眼、无地自容,直到原形毕露、鸡飞蛋打,只有这样,“起哄”现象才无滋生之地,起哄者才无可趁之机。
徐文秀:“起哄”现象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