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游客数达到528.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4.35亿元。
三是群众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各县(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
收入、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和标准都有较大幅度提高。2014年,
资兴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5273元、14539元,同比分
别增长11.9%、12.1%。桂阳、资兴两县(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分别
达到87%、88.9%。
四是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近几年来,大湘南作为湖南的区域发展四大板块
之一,定位于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和重点区域,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同
时,国家在罗霄山片区实施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郴州各县市都纳入了这
个范围,给郴州各县市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最近,国家发改委出台规划,支
持湖南18个老区县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联动发展,郴州各县(市)都纳入了这
个范围。随着一大批产业发展项目、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的
落地和建成,各县(市)的发展后劲将进一步增强。
(二)6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一是现代工业园区与产业项目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各县
(市)把工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把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建设作
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推进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园区与重大项目
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宜章县实施“园区倍增”计划, 重
点建设弘源化工、伯朗电梯等61个产业项目,氟化学循环工业园被列入全省16个
省级工业集中区之一,入园企业已达159家,实现了“百亿园区”目标。
二是农村各项改革激发出来的活力逐渐显现,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广大农民
“田野上的希望”。各县市普遍重视土地流转机制与流转方式创新,涌现了“公司+基
地+农户”等多种土地流转模式,带动了农业示范园区与示范基地的建设, 促进了
农业的规模经营。同时,一些县市按照“资本化运作、项目化经营、公司化管理”
的发展方式,围绕主导农产品,培育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
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临武县紧扣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坚持“农业产业化特色县”定
位,着力加强农业原料基地建设,重点扶持舜华鸭业等龙头企业和临武鸭、生
猪、辣椒等特色产业,全力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2014年, 该县新增省级以
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重点企业增至14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
展到255家,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26.3亿元,带动农户4.6 户,帮助农民增收
4.2亿元。
三是注重县城的扩容提质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资兴、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