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斌:提升组工干部的工作底气
2019-05-06
古人云,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组工干部的工作底气从何而来?来自于过硬的本领和扎实的作风。有实力才有魅力,有实力才有底气。
要精通政策。
组织工作的政策性、业务性都非常强。近些年,中组部顶层设计的广度、宽度、深度都前所未有,组织工作新出台的政策非常多,各类规范性文件层出不穷,也推动许多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真正学懂、弄通并熟练地把握和运用这些政策,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绝不能一知半解、模棱两可,绝不能政策不清、花样翻新,绝不能生搬硬套、机械执行,更不能束之高阁、我行我素。
要钻研业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就是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从干部政策的
“
又红又专
”
到干部工作的
“
四化
”
方针(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
“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
,专业化始终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贯主线。中组部提出组工干部要发扬
“
安、专、迷
”
精神,就是要
求组工干部要有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组织工作是党的工作,组织工作者是党务工作者,要熟悉党务、精通业务。组织工作也是做人的工作,知人、察人、识人,选人、用人、管人,等等。人是复杂多元的,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有各式各样的想法和愿望。世界上最难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千难万难,人的问题解决了就什么都不难。所以,做好组织工作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做好不容易,不仅需要敬业精神、更需要专业水平。比如,在干部的考察谈话中如何做到知人识人,就需要艺术。我经常强调干部考察工作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谈话质量的高低。现在年度考核马上又要开始,很多同志要参与其中。有的考察组写出来的考核材料质量比较高,干部形象能够立体地树起来。这与考察谈话透彻有很大的关系,谈话过程是抓取信息的过程。我曾提过考察谈话方式
“
五法
”
:积极
“
问
”
、敢于
“
点
”
、善于
“
引
”
、敏锐
“
抓
”
、深入
“
挖
”
,也是工作中的心得。有的同志可能体会不深,谈话比较简单,完全按套路来,在谈话中收获信息不多,甚至越谈越没劲,越谈越枯竭。迅速地从说话的片语只言中扑捉一些重要信息,引导谈深谈透,这就是谈话的艺术。这种艺术性和技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领悟。前不久,我在接受中组部调研谈话中,就深感他们的谈话艺术性很强,始终像有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谈话方向。在关键问题上,反复设问追问,要你把考察对象的形象立体化。考察谈话是了解干部的过程,也是谈话者学习提高的机会。我
们在谈话的过程中,也可以从对方身上获得思想、汲取知识、学习工作方法和为人处事的艺术,同时也提高我们的分析研判能力,收益是非常大的。写考察材料也是一门艺术。如何用寥寥数百字为干部精准画像,又要防止千人一面,做到有血有肉有筋骨,这也考验我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艺术。做好人才工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等都是如此,都需要艺术。组织工作的艺术性必须建立在组工干部极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工作素质和能力素质之上。组工干部要承担起组织工作的重要职责,就必须提高组织工作的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组织工作的新发展、新挑战、新要求。
要脚踏实地。
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要接地气。接地气才会升正气,接地气才会有人气。所谓接地气,就是出思路、做决策都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导向,真正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想党员干部之所想、急党员干部之所急、谋党员干部之所谋,扑下身子,热情服务,务求实效。要坚决摒弃口大气粗、发号施令的作风,更不能有盛气凌人、颐指气使的习气,真正把组织部门打造成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家有家的样子,家有家的味道,我们这个家就是要让党员、干部、人才、群众到家里来感受到热情、周到、温馨、和谐。
江晓斌:提升组工干部的工作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