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李刚
2
017
年
2
月
2
7
日
刚才,四个县区政府和市人民医院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展示了各自的特色和亮点,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一会,周荣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坚定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16
年
8
月
19
日至
20
日,中央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11
月
14
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对全省卫生与健康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全国、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深处着力、精准发力,大力推进健康六盘水建设,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工作,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努力提供人民满意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全市医疗卫生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公立医
院改革稳步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覆盖,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4
家城市公立医院进入全国第四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初步建成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网”,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9.25%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
420
元。大力实施健康医疗扶贫行动,为全市贫困人口发放居民健康卡,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不断加大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完成卫生、计生部门合并整合,
2012
年以来,全市财政累计投入医疗卫生事业
98.55
亿元、年均增长
21.66%
。启动实施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引入社会资本兴办的凉都医院即将开诊,创建三级医院
5
家,二级甲等医院
7
家,基本完成乡镇卫生计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农村中小学校校医配置、乡镇执业医师实现全覆盖。全市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
6.02
张、
1.68
人和
2.15
人,较
2012
年分别提高
41.9%
、
21.7%
和
54.6%
。三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下大力防治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
88.36%
,传染病发病率为
432.26/10
万,孕产妇死亡率、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至
26.64/10
万、
8.69
‰、
6.46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2.99
岁。建成“互联网
+
医疗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县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实现全覆盖。成立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四是健
康产业发展持续加快。依托独特气候和生态优势,大力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大健康医药等领域市场主体,华瀚集团、红豆集团、葵花药业等知名大健康企业入驻六盘水,三特药业、圣济堂药业发展加快。全市通过国家
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制药企业
4
家,取得药品生产批号产品
34
个。五是健康环境持续改善。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
2016
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52.77%
。大力开展“四创”活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已经通过国家爱卫办专家组暗访,并且在前不久接受了技术评估。建成凉都体育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公共体育设施,夏季国际马拉松等赛事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成功举办六盘水市“凉都杯”第一届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来看,还存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弱、医疗卫生事业人才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全市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每千人注册护士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优秀人才和高精尖人才少,仅有在读医学博士
1
人、硕士学历
79
人,分别占全省总数的
0.24%
、
0.5%
。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紧缺,特别是全科、儿科、妇科等专业技术人员缺失严重。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来看,服务设施设备配套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弱,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和高血压、
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发病率仍然较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服务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从体制机制改革来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起步晚、进展慢,部门协调联动不够,没有形成合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还不够深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不够大,异地横向结算不畅通,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层次和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医药采购政策执行不到位,药品价格虚高问题还比较突出。食品药品监管滞后,餐厨废弃物监管、处理和回收等工作亟需加强。从群众健康意识来看,一些人缺乏健康的生活规律,运动量少,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熬大夜”“喝大酒”“吃大肉”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屡见不鲜,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行为屡禁不止。
悠悠民
李刚:在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