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9、12333等41部行政企事业单位热线和22个网络受理渠道,建立12345热线
“一号接听、一号响应、一号服务”工作机制,构建起“线上+线下”的多渠道全方
位受理格局。12345热线年均受理处置群众诉求60余万件,诉求解决率和群众满
意率均居自治区各盟市前列。每年开展乌海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热心市民评
选活动,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力打造人人有责、
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坚持以法治为保障
社会治理实现“新突破”
“你点单、我上菜”。在乌海,“点单上菜”不再是酒家饭店的专属,已经被创
新性应用在法律援助普法宣传中。如今,这种“点单定制”式普法已成为市法律援
助中心普法宣传的新模式。我市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
现代化,先后出台《乌海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乌海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等
7部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发布《乌海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五条措施》,
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基地,创立乌海政法大讲堂,深入开展普
法“七进”活动,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7个,建成法治公园、法治广场等各类普
法阵地107个,创新开展“菜单式”普法、“普法早市”等宣传活动,让尊法学法守法
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以自治为基础
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
在乌达区梁家沟街道永昌佳苑社区,穿着制服、戴着胸牌的“邻里理事会” 的
老奶奶们坚持每天在辖区转悠,遇到居民有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听到谁家吵架
赶紧去调解,碰到有人求助立即上前询问,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奶奶
们就联系派出所民警共同推动问题解决。如今,
“邻里理事会”已成为社区和派出所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带动越来越多的
热心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工作。
近年来,我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织密矛盾风险防范化解
网,市、区、镇(街道)三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现全覆盖,实践形成“红柳轻
骑队”“葛大哥”工作室、“星火工作站”等一批居民自治特色亮点项目和品牌,依
托矛盾纠纷在线调解平台(ODR),实现矛盾纠纷线上线下全流程闭环式处
置。
网格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网格化精细管理是打通基层治理“最后
一米”的有效手段。我市创新“一格一长一警一专多兼”模式,充分发挥786个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