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实用文档 报告/总结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报告

报告 DOCX   11页   下载0   2023-12-16   浏览111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
探究报告
引言
变化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对于处在职业生涯准备期的大学生
来说,即将走向社会的他们对社会变革的应对和准备应该是
多方面的,但心理的准备是基础。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塑
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进而顺利完成学业
和身份转变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对大学
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从高职
院校大学生个体角度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角度,探寻、
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知识,把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
征、存在的心理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以期为高
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一、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续的积极发展的状态。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其心理健康
的评价标准与一般人群的评价标准是基本一致的,都要着眼
于发展性目标。由于心理健康缺少像生理健康那样较精准的
标准和方法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在不
断升级,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与落实应与时俱进。
目前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从方法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观感受法
如果个人自身觉得痛苦、抑郁等,则可以被认为是心
不健康。
2.社会适应法
善于学习、生活和适应工作的人我们可以认为他是
康的。在学习、生活和适应工作上有困难的人,则可以认为
他是不健康的。
3.常态分析法
根据统计学正态分布的思想可以判断,大多数人具有的
心理健康状态是正常的,偏离大多数人的状态视为异常
种异常实际上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心理健康程度高于大多数
人,即我们所说的智力超常;另一种是心理健康程度低于大
多数人。运用统计学标准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标准不
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的,有些行为的分配并不一定是
正态曲线。有些行为虽然是正态分布,但仅有一端是异常,
另一端是较好的状态,比如说智力水平,一端是低能,另一
端则是超长
4.临床诊断法
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典型症状作
出归纳和概括,用来作为参考依据划分心理健康的一种评价
方法。临床诊断标准比较客观、准确,但是运用的范围较窄。
一般来说,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状
况作先行判断,只有症状比较严重才会真正地应用临床诊断
标准。
剩余9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