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
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推动文明进步最持久、最
深层的力量。因此,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涵养作用,强化文化支撑,推动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史文化深度融合,
做到形象化。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高地,要紧紧围绕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工作,讲清楚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丰富内涵,讲清楚其
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要深入挖
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坚持传承中华民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基因,不断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相融相通,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来
源。要发挥校史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大力开展开学季、毕
业季、嘉奖季等重要校园活动,使校史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在高校落地生根的重要载体。
强化实践养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一种
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
中感知它、领悟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同青年学生的
学习生活实践和成长发展历程紧密结合,才能成为学生的行
动自觉和行为规范,成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遵循。
高校要加快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大力发挥社会实践的
养成作用,重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尤其是充分发挥
“实践育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作用,不断拓展学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