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提档升级的项目,一律进区入园,由区里统一规划布局,
大力推进项目集聚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要立足实体支
撑,不搞纯园区经营,谨防过度园区化、园区空虚化和园区
地产化。开发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深入
研究,尽快制定进区入园企业管理和收益分成的成熟方案,
形成科学共管、各司其职、合理分成的高效运转模式。各镇
街要提高政治站位,服从全区产业规划大局,克服“本位思
想”,不讲价钱、不分你我,全力做大、做强、做优产业聚
集区。支持桑村镇改街道,作为开发区的一个增长极,重点
培育总部经济,搭建产学研平台,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建立规范化规模化塑编和塑料包装产业园,引导塑料包装转
型升级,向食品级、药品级、高端化方向发展。支持城头镇
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豆制品产业园,将相关配套产业纳入园区
生产经营、统一监管,改变传统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和“爬墙
头”式的监管方式。
四要千方百计落项目。项目再好,落不下就是“空中楼
阁”“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海市蜃楼”。要进一步完善“要
素跟着项目走”的动态保障机制,对企业融资、用地、能耗、
财税支持等实行差别化“一事一议”政策。土地是制约项目
落地的关键要素,自然资源局要把项目用地保障作为政治任
务、发展任务、首要任务来抓,组织专班,全力争跑,要灵
活用好增减挂钩政策,千方百计加快征地、供地节奏,助推
签约项目快速落地;发改局、生态环境分局要围绕立项、环
评等手续办理,全程跟踪服务;行政审批服务局要着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