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
年
9
月
6
日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很高兴和各位老师代表见面座谈,听取大家意见。首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省广大教师致以节日问候!对大家为教育事业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看了在座几位老师的简介,大家都是来自各级各类学校的先进代表和教学骨干,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令人尊敬的教学育人成果。教师的最大价值和最高成就就是育人,桃李满天下是教师一生的荣誉、无上的光荣。我年轻时在贵州山区当过民办教师,深知教书育人的甘苦,也深感教师工作的重要。刚才,几位老师发言讲得很好,既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体会,也有对江苏教育发展的思考,包含了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听了很受启发、很有感触。借此机会,我也谈几点想法。
第一,教育是国之重器、发展的根本,决定着江苏的今天,也决定着江苏的未来,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教育是民族振兴、
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历史地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真正崛起和持续强大,根本在于教育、在于文化这种源源不断的内在支撑力和推动力。
江苏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与江苏历来文教昌明、人才辈出是分不开的。在世人心目中,江苏是鱼米之乡、经济富庶之地,也是科教大省、人文荟萃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以
1.1%
的国土面积、
5.8%
的人口,创造了全国
10.2%
的经济总量,今年上半年增速达到
7%
,保持了经济发展快、创新活力高、开放水平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良好态势。可以说,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巨大、功不可没。没有教育事业的发展,没有科技和人才的支撑,没有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付出,就不可能有江苏发展的今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上下正在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蓝图,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们生活“六个高质量”,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应该说,这其中的每一个“高质量”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我们要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加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为高质量发展储备、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第二,教育改革关乎国计民生,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真正解放思想,站稳人民立场,切实解决问题。
江苏教育发展总体是强的。从规模看,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1.4
万所、在校生
1300
万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高等教育规模全国第一;从水平看,全省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职业教育水平全国领先;从质量看,省市优质幼儿园、省级三星以上普通高中、“双一流”高校数量领先。
但不可否认,我省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教育水平很不均衡,各种“难”的问题还非常突出,老师苦、家长苦、学生更苦,一些问题已经积累到了反映强烈、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对教育改革,大家都非常关注,省里也下了很大决心,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办实办好。省里出台了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个意见是原则性的,一些具体改革方案还在制定之中,总的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尽快解决江苏教育中的矛盾和问题,优先满足江苏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益和需求。
要真正解放思想。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是要促进教育公平,是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也不能自己禁锢自己,更不能拿孩子“做试验”。所有改革的谋划和出台,一定要对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定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一定要站稳人民立场,一定要结合江苏实际。
要突出问题导向。要围绕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幼儿园“入园难”及“小学化”倾向、义务教育择校热、校外培训乱象
丛生、初中升普通高中难、高考就读省内高校难等问题,找准症结、精准措施,加以解决。高考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指挥棒”、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的指向一定要有利于学生公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科学素养,最重要的是要推进教学、考试、招生、录取一体化改革。
要用好系统化方法。教育问题涉及面广、关联度强,必须统筹考虑、系统推进。比如高考改革的变化,对每个学段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安排、课程设计等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这些工作要系统谋划、及时跟进。同时,在政策的过渡期内,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政策前后衔接,让学生和老师受益最大化。
第三,强教必先强师,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重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更加重视营造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社会氛围。
古往今来,教师地位很高、备受尊崇。古人讲“天地君亲师”,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同列。现在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国传统中普遍被尊称为“先生”的职业只有教师和医生,教师传
娄勤俭:在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