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实用文档 经验交流发言

余爱民:三谈群众语言的问题性质

领导讲话 网红文章 DOCX   5页   下载132   2024-04-21   浏览40   收藏40   点赞227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不会说话是表象
——三谈群众语言的问题性质
先讲个故事:某机关干部下乡调研,走进村民小组长家,
便 GDP
婆从厨房里跑出来说鸡的屁股不知道,牛的屁股知
道,本小组还剩五条牛十个屁股,反过来弄得干部一脸茫然
另一个机关干部下乡蹲点给村里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作报告,
先讲重大义三个必再讲当前作四个力点
后讲纪律要求五个不允许。讲了半个小时取下眼镜一看,
人都快跑光了,只剩一个老大娘,眼睛直直地看着他,他很
感动也很敬佩地说:你是这个村里觉悟最高的群众老大
娘说:我的觉悟不高,你坐的高的,
去;
生说
群众
一、不会讲群众语言是个普遍存在的问
有句俗话说,为人不当官,当官不一般什么不一般
首先是说话不一般,喜欢说官话、打官腔。我们不妨留心一
下报纸、电台、电视,或者会议、文件、材料,听听或看看
领导干部作报告写文章,究竟还有多少群众语言。有些报告
洋洋洒洒上万言,找来找去却找不出一句群众语言,甚至没
有一句让老百姓感到熟悉而亲切的话,老百姓嘲讽清一
的官腔官调
与此相连的另一种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发表讲话和文章,
习惯引经据喜欢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怎么说,再不
就是亚当·斯密和凯恩斯怎么说,这当然需要尤其需要前者,
因为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问题在于只有这种边倒的引用,
没有另外一种引用,也就是从来不去引用山区农民怎么说、
下岗工人怎么说、困难职工怎么说。好像觉得只有引经据典
才显得学识渊博,才见得功夫水平;觉得农民和工人的话没
有份量,甚至认为不合领导身份,不入文章风格。这有点像
耀
几个穷亲戚一样。很多机关工作的同志都有这样的经历,
加报告和文章的讨论修改总会有人特别地把报告或文章中
的十分难得的句口揪出来更正成书面言,
调查报告中都不容许出现这样的口语,好像群众语言成了
中钉肉中似的。
这样的结果会是怎么样呢?群众说得好,你打你的官腔,
咱老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 不会说话是表象 ” —— 三 谈群众 语言的问题性质 先讲个故事:某机关干部下乡调研,走进村民小组长家,开口便问你们小组的 GDP 是多少,小组长一脸茫然,他老婆从厨房里跑出来 “ 救场 ” ,说鸡的屁股不知道,牛的屁股知道,本小组还剩五条牛十个屁股,反过来弄得干部一脸茫然。另一个机关干部下乡蹲点,给村里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作报告,先讲 “ 重大意义三个必要性 ” ,再讲 “ 当前工作四个着力点 ” ,后讲 “ 纪律要求五个不允许 ” 。讲了半个小时取下眼镜一看,人都快跑光了,只剩一个老大娘,眼睛直直地看着他,他很感动也很敬佩地说: “ 你是这个村里觉悟最高的群众! ” 老大娘说: “ 我的觉悟不高,你坐的 高脚椅子是我家的,我要带回去! ” 搞得那干部瞠目结舌。这样的故事还不少呢。身边确实有这样的干部, “ 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 ” 这样的干部下基层,不但没有用钥匙打开 群众心庭的 大门,反而推了一车土,堵在群众心坎上。 一、不会讲群众语言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句俗话说, “ 为人不当官,当官不一般 ” ,什么不一般,首先是说话不一般,喜欢说官话、打官腔。我们不妨留心一 下报纸、电台、电视,或者会议、文件、材料,听听或看看领导干部作报告写文章,究竟还有多少群众语言。有些报告洋洋洒洒上万言,找来 找 去却找不出一句群众语言,甚至没有一句让老百姓感到熟悉而亲切的话,老百姓嘲讽为 “ 清一色的官腔官调 ” 。 与此相连的另一种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发表讲话和文章,习惯 “ 引经据典 ” 。喜欢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怎么说,再不就是亚当 · 斯密和凯恩斯怎么说,这当然需要,尤其需要前者,因为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 。问题在于只有这种 “ 一边倒 ” 的引用,却没有另外一种引用,也就是从来不去引用山区农民怎么说、下岗工人怎么说、困难职工怎么说。好像觉得只有引经据典才显得学识渊博,才见得功夫水平;觉得农民和工人的话没有份量,甚至认为不合领导身份,不入文章风格。这有点像我们有的人总喜欢炫耀有几个富亲戚而从来怕提自己还有几个穷亲戚一样。很多机关工作的同志都有这样的经历,参加报告和文章的讨论修改,总会有人特别地把报告或文章中的十分难得的几句口语 “ 揪出来 ” , “ 更正 ” 成书面语言,甚至调查报告中都不容许出现这样的口语,好像群众语言成了 “ 眼中钉 ” 和 “ 肉中刺 ” 似的。 这样的结果会是怎么样呢?群众说得好,你打你的官腔,咱 老百姓不跟你搭腔还不成吗?有的同志会说,我的讲话和材 料本来就不是给老百姓看的,老百姓也看不到。于是,官场讲话和文章就这样理直气壮地把群众语言拒之门外, 民话和 官话中间砌起了一堵墙。久而久之,这些领导干部就由不愿说群众语言到不会说群众语言了。就有了这样的现象:这样的领导干部,与农民说话说不亲切,与工人说话说不拢来,与市民说话说不随和。对这种 “ 话不投机 ” 的现象,群众用一句歇后语讽刺叫做 “ 戴斗篷接吻 —— 亲不到一块 ” 。 即使是干部对着干部讲,干部写给干部看,又有多少干部是被吸引着去听去看的呢?当年毛泽东同志在写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前,用 2 个月时间听 30 多个部门汇报,毛泽东习惯对汇报进行评点,他把听那种枯燥的汇报比作坐牢,甚至 “ 比坐牢还厉害 ” 。我想我们那些经常开会听报告的官员肯定有类似的 “ 痛苦感受 ” 。经常有报载某地 “ 严肃会议纪律,对听会打瞌睡的就地免职 ” ,光治台下有什么用,为什么不检讨台上呢?听的打瞌睡固然不对,但讲的就没有责任吗?你的讲话不中听,人家当然要打瞌睡哟。我这不是鼓励开会打瞌睡,而是说作报告写文章还是要讲究一下语言艺术,百姓语言会平添讲话和作文的魅力,甚至平添你的人格魅力,这更是工作需要,党的事业需要。 二、讲不讲群众语言实质是党的作风问题 领导干部不会说群众语言,有的是经历问题,有的是水平问题,有的是感情问题,都是党的作风建设问题。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做群众的工作,即使 是做干部的工作最后还是通过干部做群众的工作,不会用群众的语言讲话,便容易造成语言障碍,形成感情隔膜,最后影响工作效率。跟群众打交道,说群众话,群众一听就觉得亲切,就会拿你当 “ 朋友 ” ,至少认为你 “ 够朋友 ” 。有了这种亲切感和朋友味,我们就好跟群众打商量,且不说 “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至少 “ 有话好说,有事好办 ” 。而常常面对群众讲些大而空的套话、官话甚至废话,群众一听就 “ 见外 ” ,就 “ 敬而远之 ” ,久而久之群众自然也就懒得听他讲话,久而久之可能会被群众抛弃。说大一点,这是一个事关革命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严重的问题。党的历代领导人对此有非常多的精辟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 “ 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其实,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
余爱民:三谈群众语言的问题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