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实用文档 经验交流发言

江晓斌:伏案“八悟”

DOCX   9页   下载0   2024-02-05   浏览55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伏案“八悟
江晓斌
前 言
说起搞材料,恐怕每个“爬格子”的文秘工作者都有一
本血泪史,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说起搞材料,恐怕每个刚
入行的小伙伴都有一本心酸史,稿子被毙是司空见惯。大家
都希望有个名师指路,少走弯道,都希望有个行家点拨,唔
点门道。这不,一篇县委书记亲自撰写的文章就这样火了,
帅帅拜读以后也是“相见恨晚”。满满的都是“干货”,虽然
历经五年多时间,依旧能够俘获众心,可见功底深厚,非同
凡响。这究竟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
原来,是时任江西省广昌县委书记的江晓斌(现任江西
省南昌市委常委、秘书长)于 2010 8 24 日,在其个人
博客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伏案“八悟”。这篇教大家如何做
好文秘工作和公文撰写的文章,不仅是经验之谈,更是呕心
之作。小伙伴们还等啥呢,赶紧一起来看看江晓斌到底教咱
们咋样“搞”材料吧。
江晓斌,曾为笔耕,伏案多年。自走上领导岗位,拿烟
的姿势终于从左手转到了右手,也算是华丽转身。但文字这
东西,一旦惹上,就永远是个纠结。最近,应邀参加了一次
上级党办系统座谈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作了一个交
发言,抒发了一些粗浅感悟。对于文秘工作,我深切地体
到:材料对领导而言是多么的重要,领导对材料又是多么的
重视,文秘人员起草材料的任务又是多么繁重,从事文字工
作的同志又是多么的艰辛要完成一个让领导满意的材料又
是多么的艰难。如果说,世界上什么人最苦、最累、最难,
莫过于赤膊上阵、挑灯夜战“爬格子”的文秘工作者。有诗
泡,
泡”,还有“一支钢笔,两袖清风,三更不寐,四季受累”
可以说,搞文秘工作的同志饱含酸甜苦辣。对于如何搞好文
秘工作,特别是文字材料工作,我有几点感悟:
第一“悟”:熟悉情况
话说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相当难。文秘工
作者在起草文稿的时候,往往觉得言之无物或是写不到位,
就是对情况不够了解,不够熟悉,一知半解。熟悉情况是
草材料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材料本身就是现实情况的文字反
映,
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把握市情、省情、国情、世
情和上情、中情、下情,也就是“七情”。写作时,从世界、
全国、全省、全市的角度来分析和论证,这样领导讲起来,
就会很生动,显得视野比较开阔,立意也比较高。第二,把
握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问题。尤其是撰写主要领导的
文稿,由于领导考虑的问题的层次往往是比较高,我们的材
料就要体现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否则出炉的文稿就
得高度不够深度不够品位不够第三,把握热点、难点
疑点问题。这样材料有很强的针对性,让人感觉到这个领
剩余7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伏案“八悟” 江晓斌 前 言 说起搞材料,恐怕每个“爬格子”的文秘工作者都有一本血泪史,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说起搞材料,恐怕每个刚入行的小伙伴都有一本心酸史,稿子 被毙是司空见惯 。大家都希望有个名师指路,少走弯道,都希望有个行家点拨, 唔点门道 。这不,一篇县委书记亲自撰写的文章就这样火了,帅 帅 拜读以后也是“相见恨晚”。满满的都是“干货”,虽然历经五年多时间,依旧能够俘获众心,可见功底深厚,非同凡响。这究竟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 原来,是时任江西省广昌县委书记的江晓斌(现任江西省南昌市委常委、秘书长)于 2010 年 8 月 24 日,在其 个人博客上 发表的一篇文章《伏案“八悟”》。这篇教大家如何做好文秘工作和公文撰写的文章,不仅是经验之谈,更是呕心之作。小伙伴们还等啥呢,赶紧一起来看看江晓斌到底教咱们咋样“搞”材料吧。 江晓斌,曾为笔耕,伏案多年。自走上领导岗位,拿烟的姿势终于从左手转到了右手,也算是华丽转身。但文字这东西,一旦惹上,就永远是个纠结。最近,应邀参加了一次 上级党办系统座谈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作了一个交流发言,抒发了一些粗浅感悟。对于文秘工作,我深切地体会到:材料对领导而言是多么的重要,领导对材料又是多么的重视,文秘人员起草材料的任务又是多么繁重,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又是多么的艰辛,要完成一个让领导满意的材料又是多么的艰难。如果说,世界上什么人最苦、最累、最难,莫过于赤膊上阵、挑灯夜战“爬格子”的文秘工作者。有诗为证:“搞材料,被人笑;手起泡,头发掉;耗烟草,费灯泡”,还有“一支钢笔,两袖清风,三更不 寐 ,四季受累”。可以说,搞文秘工作的同志饱含酸甜苦辣。对于如何搞好文秘工作,特别是文字材料工作,我有几点感悟: 第一“悟”:熟悉情况 话说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相当难。文秘工作者在起草文稿的时候,往往觉得言之无物或是写不到位,就是对情况不够了解,不够熟悉,一知半解。熟悉情况是起草材料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材料本身就是现实情况的文字反映,“闭门造车”写不出高质量的材料。要熟悉情况,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把握市情、省情、国情、世情和上情、中情、下情,也就是“七情”。写作时,从世界、全国、全省、全市的角度来分析和论证,这样领导讲起来,就会很生动,显得视野比较开阔,立意也比较高。第二,把握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问题。尤其是撰写主要领导的文稿,由于领导考虑的问题的层次往往是比较高,我们的材料 就要体现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否则出炉的文稿就显得高度不够、深度不够、品位不够。第三,把握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这样材料有很强的针对性,让人感觉到这个领导讲话对情况非常熟悉。大家心里所想的、所关注的,希望领导明确的事情、强调的问题,在材料中都得到了体现,让人感觉这个材料,这个讲话就讲到了位,听者会觉得很过瘾,对领导的信服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如果讲一些空洞的、原则的、不着边际的官话、套话,这个材料的份量和产生的效果就差多了。 第四,把握创新性、经验性、思路性、指导性的工作。在材料中,对亮点工作和典型事例适当点一点,对做得好的单位和下属是一种肯定和鼓舞,对做得不够的是一种鞭策和促进。作为上级领导讲话,适当的表扬或批评本身就是推动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要有具体所指,不能过于模糊和宽泛,否则起不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 同时,要熟悉情况,作为文秘工作者要多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全面、具体、深刻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具体工作的操作和难题的破解,加强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不是闭门造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主席有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我们的文秘工作者而言,是“没有调查就没有文字权”。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会熟悉和掌握全面情况,做到了然于胸,才会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才会从理性认识向理论的高度升华。 第二“悟”:广 览 博取 作为文秘工作者,所需要的知识容量,要求更宽、更广。只有做到知识容量大,才能厚积薄发、广征博引、游刃有余。因此,文秘工作者要兼收并蓄,广泛的、大量地积累各方面的知识能量文秘工作者不一定要成为“专家”,但一定要是个“杂家”,在某个方面可以成为“行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学习成为一种境界。书本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什么领域的知识都去涉猎,不要害怕脑子装不下或乱成一团麻。人的头脑就像编了程序的电脑一样,会把各种知识按一定程序自动梳理好、排放好,当你要用的时候,只要思维的键盘轻轻 一 点击、 一 搜索,就分门别类涌现出来了。同时,我认为,多种知识的积累和融合,会产生一种新的知识。犹如钢、铁、铝等金属融合熔炼,就变成了合金钢,一种新的材料就诞生了;多种信息的交汇,会赋予我们新的思维;多种思想的碰撞,会裂变出更多的思想。比如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以后,每个人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但是思想
江晓斌:伏案“八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