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乡村的原汁原味。通过就地取材、就势造景,打造了一批
别具一格的微庭院、微景观,实现了“一院一景”“一村一
韵”。
强和美之“根”,构建乡村产业之美。突出“村庄经营”
理念,以村为基本单元,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土地、生态、文
化、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等资源资产进行重组运营,进一步
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推动资产资源增值。首创县乡村
三级农村集体经济运营管理体系,建立“龙头企业+集体经
济+个体农户”模式。通过把工厂建在田间地头、培育壮大
农村中小微市场主体、发展多形式农村产业保险等举措,让
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无缝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村庄经
营”理念,不仅实现了乡村产业的长足发展,还支撑了主导
产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市场营销链“四
链同构”,全县中药材资源总量达 36 万亩,我县老腊肉产值
达 10 亿元,“大巴山森林人家”超过 2000 家,“美丽风光”
逐步嬗变为“美丽经济”,全县山区库区强县富民迈出新步
伐。
铸和美之“魂”,构建乡村人文之美。乡村建设不要只
盯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硬件,更要注重农民精神风貌、
乡村文明风尚,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着力深
化农村群众性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了红色文化传承、
乡村非遗漆艺、千年古树、我们的村歌村晚等一大批群众喜
闻乐见的乡村文化 IP,实现村村有文化阵地、村村有文化队
伍、村村有文化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乡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