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业、流通业、劳务经济和农村电子商务,帮助搬迁户实现增收致富。沿河县
中界镇易地扶贫搬迁点规划实施了空心李、铁皮石斛、荷花莲藕等产业,打造
地方土特产小作坊街,搬迁群众通过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商品经营、
餐饮、运输等一、二、三产业增加收入。二是创业就业促增收。贞丰县开展创
业培训1445人,落实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对自主创业的给予2年最高贷款10万
元的贴息政策和“3个15万元”支持。惠水县探索“迁企融合”模式,开展“百企联百
村、万人帮万户”工程,在经济开发区中航永红、长田家具园等企业筛选出就业
岗位1万个,户均收入可达到每年2.4万元以上。三是公益岗位促增收。六盘水市
将30%以上的保洁、治安、护林、接待、导游、售货、驾驶、服务、管理、餐饮
等“十大就业渠道”的公益性岗位用于搬迁户。四是乡村旅游促增收。黔西南州抓
住“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契机,依托投资15个亿元的“布依天堂” 旅游产品建设移
民安置点,让8个乡镇32个村寨的移民580户2146人分享“大旅游”红利。
2.
以就学增强搬迁动力。加强双向摸底调查,对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
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宣传各种教育资助政策,简化办理入学学籍手续,
同步配套学校建设。让搬迁群众子女就近择优入学。兴仁县通过摸底调查,县
城2所幼儿园,3所小学,3所中学共8所学校(园)可为搬迁户子女提供就学保障,
充分满足附近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就学需求。榕江县摆王、摆拉2所小学搬
迁前长期缺乏教师,多年来靠志愿者进村支教充实师资。搬迁后,现在2个村的子
女全部在县城接受教育,7—15周岁人口入学率达到99.7%,教学质量比以前大
大提高。
3.
以就医推进健康关怀。一是加强医疗机构建设,解决在哪里看病的问题。
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程,规范设置药房、儿童预防接
种室、诊疗室、基本公共卫生区等功能。二是加强健康信息建设,解决怎么看
病的问题。围绕“智慧健康”,加快“互联网+健康”信息化建设,建成县级医疗机
构远程诊疗系统平台,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远程诊疗系统建设,让移民享受到
健康信息化成果。三是加强医疗队伍建设,解决谁来看病的问题。鼓励大中专
毕业生到村镇医疗机构工作,组织专家重点针对疑难杂症开展义诊、巡诊服
务。以保障消除搬迁顾虑。一是保留住农民身份。榕江县采取保留农身份
及农村产权(包括山林田土等)不变,配套住房、教育、就医、就业、社保五项
保障措施的“2+5”模式,解除搬迁的顾虑。二是转变为城镇居民。贵安新区把易
地扶贫搬迁的75户269人分别整合到北斗湾小镇生态移民安置区和甘河棚户区
改造安置区,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使搬迁对象迅速从农民变成城镇居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