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实用文档 报告/总结

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探讨

国有企业 DOCX   7页   下载0   2023-11-21   浏览82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
策探讨
20XX 1 审计审计计工
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 11 号)明确了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对
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
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
过对
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各环节的监督揭示企业经营过
程中存在的管理漏洞、薄弱环节,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
促进企业改进工作或生产加强风险漏洞管理,提高经济效
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随
着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其内审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
压力也越来越大。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急需转变理念和管理
式,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建立高效的协同路径,加强业审融
合,强化问题整改,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不仅要查病
更要“治已病”“防未病”
一、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模式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多层级的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管理模式主
要分为分级管理模式、垂直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和组
式管理模式 4 种类型。 X 集团为例,其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在集团总部二级和三级企业均未设置内审机构,集团总部
内审部门对集团本部和下属所有子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随着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推进,X 集团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涉及的产业多样化,下属企业越来越多,集团总部内审部门
在制订年度审计计划时难以考虑周全,对涉及企业经营的
方面难以真正查深查透,可能存在某些高风险领域未被纳
专项审计的情况,无法有效做到全覆盖、重点审计,这种集
中管理模式已经不太适应 X 集团的发展现状。
(二)内部审计复合型人才匮乏
内部审计是一项集审计、财务、金融、税务、法律、计
算机、经营业务、风险管理等于一身的综合性工作,但同时
具备这些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稀少。X 集团的内部审计专
职人员多为财务人员出身,除精通财务、税务知识外,其他
领域的知识掌握有限,对近年来收购合并的新产业相关知识
了解较少,特别是与集团原有主业相差较大的业务板块
涉及民营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一些高风险领域可能无法
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内部审计兼职人员多为各条线业务骨
干,虽然本职业务能力很强,但因为是临时借调,没有经过
系统的审计专业知识培训审计经验不足,无法以审计的思
路开展工作,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缺乏内部联动监督机制
X 集团审计、纪检、招采、财务、投融资和工程建设
职能部门对下属单位检查时,没有建立完整的会商机制
前仅开展部分联动,各条线的检查结果没有实现完全共享,
可能存在重复检查,浪费人力资源等情况。比如,集团财务
部门开展下属企业财务检查时,已经翻阅大量的财务凭证,
而内审部门开展下属公司内部审计时,再次翻阅大量财务
证,发现的问题大多雷同,且被审计单位很可能已经整改完
毕,再次大量翻阅审查的意义不大。再如,条线管理部门开
展下属企业专项检查时,发现采购项目中可能存在陪标行为,
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但未将其作为线索移交至纪检部
门,由此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存在违规经营行为,造成国
有资产损失或发生廉政风险。
(四)信息化审计程度不
入“+
信息化审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然而,X 集团内审部门对科
技强审的核心思想理解不够深刻,还没有构建成熟的信息化
审计体系,加上集团下属各企业所使用的信息软件不一致,
集团没有统一的数据中转连通机制,无法对各业务系统的数
据进行汇集,导致 X 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尚未融入“智慧”
元素,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内审人员采
的传统审计方法,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难以充分有
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挖掘深层次的潜在风险。例如,针对信
息化程度高的营收系统,每月千万条数据单靠手工根本无
法进行核对,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发现风险漏洞。
(五)内部审计整改不到
通过内部审计整改,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经营高效发展,
推动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X 集团在内部审计整改方面的主
剩余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集团管控下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