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步稳解决农村养老难题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快速老龄化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转变的阶段。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2亿人。而且由于人口城镇化、人口迁移流动化、老年人的乡土情结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程度更高,形成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城镇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农村养老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出台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政策,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模式初具规模。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广日间照料、互助养老、探访关爱、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发展农村老年助餐和互助服务。
现阶段,农村养老依旧面临养老服务设施短缺、家庭供给能力不足、专业护理匮乏、精神文化生活单一等难题,农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与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精神生活有顾及的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之
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农村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从“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多元化、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农村养老与城镇养老在经济基础、社会力量参与、氛围营造等各方面存在差距,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动力不足。
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在主动破题中找准切入点,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加强统筹规划,逐步建立起符合农村实际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持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支持和补贴,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发展智慧养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供远程医疗咨询、紧急呼叫系统等服务。依托农村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养老+旅游”健康服务业,开发一批特色养老服务机构,推进康养体系建设。建设村级休闲小公园,增加室外体育健身器材,组织老年人参加棋牌、戏曲、健身等各种活动,满足老年人文体活动需要。加强集体互助,强化社区凝聚力,鼓励有能力的老年人通过农业指导、传统技艺传授、村史讲解、村志编撰等方式继续参与社会生产活动,举办手工艺、书法、绘画、烹饪等培训,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意识,推进老有所为。
在此基础上,需仔细排查识别农村老年人实际生活状况,精准识别和满足不同群体老年人的多元养老需求。优先满足失能、空巢、重残、高龄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发放养老补贴、提供健康体检、调动社会力量和家庭力量建立探访
关爱和应急救援服务机制,保障他们最基本的养老需求。对能自理的老年人,可保留现有的家庭养老方式,依托老年人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农村现有服务资源,提升老年生活质量。政府可通过购置、置换、租赁、收回等方式将社会闲置资源整合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以招投标方式提供给社会力量运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整合改造社会闲置资源发展养老服务;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由专业养老服务机构链接社会资源,组织专业人员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实现救助和养老服务需求的精准对接。弘扬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明确家庭赡养义务,鼓励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通过税收减免、补贴等激励措施实施家庭经济支持政策,推进养老服务稳步发展,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蹄疾步稳解决农村养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