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关于基础信息精准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扶贫工作
中围绕“精准”二字,下了大功夫、做了大量工作,仅基础信息
填报、收集就开展了多轮识别,精准扶贫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离中央和省的要求还有差距。比如,全市建
档立卡贫困人口系统中,有 74 人的身份证号码位数少于 18 位,
其中六枝特区 5 人、盘县 68 人、水城县 1 人。目前仍然存在基
础信息不精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群众致
贫和脱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精准识别也要动态进行,需要根据
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不断完善;二是在信息收集、核实过程中,
有的干部不熟悉农村工作,不善于同群众打交道,问不出准确信
息,导致进村入户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不准确;三是有的干部
对政策领会不深、不透、不准确,导致资料填报与实际情况不符;
四是有的干部责任心不强,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信息采集不认
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牢精准扶贫基础,通过建档立卡,
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做细,实现动态调整。”精准“永远在
路上”,不仅要贯穿扶贫开发各方面,而且要贯穿全过程。在精
准方面,要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
统了之。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提高精准识别率和退出率,用好
精准识别“六法”和“五定五看”评价体系等办法,对建档立卡
贫困户信息再核查、再完善,加强动态管理,该列入的一个不能
少,不该退出的一个不能退。要选派责任心强、既懂政策又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