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尽建、全面覆盖”的要求,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切实提升有效覆盖水
平。在面上,构建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非公工委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
协调配合,园区具体落实的非公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在线上,全域深化“行业聚力
系统攻坚”行动,健全“非公工委+行业党委”体系;在点上,抓实省委非公工委重
点联系县整改提升,建立345个非公工委党建工作联系点,建立“园区党工委—非
公企业综合党委—非公企业党组织”三级组织架构,近两年来, 全市非公领域
新建立党组织1085个、其中单独组建987个。
与此同时,我市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地毯式”摸排,先后成立顺丰、饿
了么、滴滴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41个。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在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聚集的商务楼宇、商业街区等设立红色驿站210个,创新设立
“中都红小哥之家”“来小驿”站点等,打造“15分钟红色服务圈”,开展“最美快递
员、最美配送员、最美司机”评选活动,做到新领域新业态发展到哪里,党建工
作就跟进到哪里,党组织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才能更有效释放组织“动能”。我
市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建设的新渠道新路径,深化“党群共建
提升覆盖扩面提质”行动,构建“五领十共”工作格局,引导工会、共青团、妇联
树立“一盘棋”思想,不断延伸基层群团组织链条和工作触角,畅通基层群团组织
的“毛细血管”,去年以来新成立群团组织1800余个。非公企业党组织是政治组
织,必须不断强化政治属性这个根本属性,突出政治功能这个基本功能。
市委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非公领域党组织广
泛开展“宣讲二十大进企办实事”活动,对非公领域党组织书记、专职党务工作
者、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全员轮训,将非公领域党建纳入年度县乡党委书记抓
基层党建“1+N”个性化清单,在每季度开展的“三看三比”巡回检查中现场必看、
必听、必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每月召开企业家早餐会,不断提升党组织政治
功能和组织力。
非公经济领域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党的组织和工作
实现全面覆盖构建“红色品牌”“链”上党建“出新更出彩”找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
展“共振区”和“关键点”,才能有效发挥党组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团结凝聚职
工群众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党建聚链助企发展”行动,政治建设“铸魂”、组织建
设“塑形”、产业建设“提质”、人才建设“聚力”、作风建设“赋能”,深入开展“一链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