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实用文档 经验交流发言

李鸿忠:树立工匠意识 建设质量强省

DOCX   4页   下载0   2024-02-06   浏览57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树立工匠意 建设质量强
李鸿忠
2016 1 5
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适应、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进
入“
体质量(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等)的“物理叠
加”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质增效的“化学合成”。建设
质量强省,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成功跨越“中等
收入陷阱”的现实选择是加快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制高点。建设质
量强省,首要在于把对质量工作的认识上升到决定存亡
识”,以质为帅,以质致胜,质效兼取。
“工匠意识”出质量。产品如人品,质量是生命。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
“三个转变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创造”“质量”品牌”
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品牌是创造性、高质量的价值结晶。
纵观国际知名企业,无不以做强品牌作为核心战略,而世界
大国的崛起也无不是把品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依
托品牌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牌的塑造和形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全面系统
士手表之所以质量好,就在于瑞士人具有高度的“工匠意识”
他们视质量为生命,戴着放大镜手工制作一分一毫都力求
精准无误,而绝不可能是差不离、大概、马马虎虎。面对经
济发展新常态,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无论是产品结构、
经济结构调整,还是发展方式转变说到底都是要更加重视
发展质量。湖北是传统工农业大省经济转型升级十分迫切,
克服浮躁心理、功利思想,真正稳住神、静下心,持之以恒
追求经济发展质量,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带动促进综合实力
的跨越式提升。
“工
产业乃至一个国家生产效率、发展效率提升的重要力量。质
量与效率看似是一对矛盾本质上是统一的。效率是生产
水平的另一种表述,要求在同等条件下能够生产出更多满足
质量要求的产品,包含着“同等条件”“更多”“满足质量
要求”三个关键因素,其中任意一项打折扣或不满足就算不
上真正有效率。以装备制造业为例与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企
业相比,我们一些企业不缺投入、不缺规模甚至不缺技术,
但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大”从表面上看效率高,
但产品不够扎实、不够耐用,实际上就是缺乏质量的效率,
不仅不会创造更多的效益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不符合质量效益型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大而不强”效率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树立工匠意识 建设质量强省 李鸿忠 2016 年 1 月 5 日 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适应、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作出 的重要战略部署。迈入“质量时代”,质量不仅是各行各业微观、具体质量(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等)的“物理叠加”,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质增效的“化学合成”。建设质量强省,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选择,是加快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制高点。建设质量强省,首要在于把对质量工作的认识上升到决定存亡、决定兴衰的高度,牢固树立“工匠意识”,认真 践行 “工匠意识”,以质为帅,以质致胜,质效兼取。 “工匠意识”出质量。产品如人品,质量是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总书记的“三个转变”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创造”、“质量”、“品牌”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品牌是创造性、高质量的价值结晶。纵观国际知名企业,无不以做强品牌作为核心战略,而世界 大国的崛起,也无不是把品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托品牌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品牌的塑造和形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持久战,尤其需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工匠意识”。瑞士手表之所以质量好,就在于瑞士人具有高度的“工匠意识”,他们视质量为生命,戴着放大镜手工制作,一分一毫都力求精准无误,而绝不可能是差不离、大概、马马虎虎。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无论是产品结构、经济结构调整,还是发展方式转变,说到底都是要更加重视发展质量。湖北是传统工农业大省,经济转型升级十分迫切,必须牢固树立“工匠意识”,时刻保持一颗匠人的心,自觉克服浮躁心理、功利思想,真正稳住神、静下心,持之以恒追求经济发展质量,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带动促进综合实力的跨越式提升。 “工匠意识”出效率。“工匠意识”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国家生产效率、发展效率提升的重要力量。质量与效率看似是一对矛盾,本质上是统一的。效率是生产力水平的另一种表述,要求在同等条件下能够生产出更多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包含着“同等条件”、“更多”、“满足质量要求”三个关键因素,其中任意一项打折扣或不满足就算不上真正有效率。以装备制造业为例,与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相比,我们一些企业不缺投入、不缺规模甚至不缺技术,但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大”从表面上看效率高,但 产品不够扎实、不够耐用,实际上就是缺乏质量的效率,不仅不会创造更多的效益,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不符合质量效益型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大而不强”、效率不高的根本症结在于缺乏“工匠意识”,缺乏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细节重视不够,长此以往,企业就不可能迈向国际一流,产业结构就难以迈向中高端,建设质量强省就会沦为一句空口号,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就会落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解决量大质低导致有效供给不高的问题。我们要始终把增强“工匠意识”作为提升效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摒弃“速度情结”,消弭“换挡忧虑”,专心攻克各项质量难关,不断追求有质量的快速增长,努力实现由速度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工匠意识”出效益。高效益源于高质量、高效率。缺乏“工匠意识”,就谈不上质量,谈不上效率,更谈不上效益。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内涵和实质是实现质量、效率与效益的高度统一,基础和关键是坚持把“工匠意识”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德国制造”之所以享誉世界,源于德国人对质量的高度重视,他们制定的质量标准近乎苛刻,对细节的追求近乎偏狂,即使一支钢笔也彰显着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和恒久的品质,这正是对“工匠意识”最完美的诠释。实践证明,传统的要素投入型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如果我们继续走依赖物质投入、环境消耗、外延扩张的发展老路,企业也好,整个国民经济也 好,平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标都将难以实现。新形势下,党中央 作出 经济发展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重大战略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定和弘扬严谨、专注、求是、务实的“工匠意识”,始终保持经济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增长,稳步推动经济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工匠意识”决定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效益,决定企业、地方、国家的成败兴衰。“工匠意识”不仅企业要讲,政府和社会都要讲。对企业,质量即生命;对消费者,质量即生活;对党委政府,质量即民心。质量问题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提升质量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高度重视培育和弘扬“工匠意识”,充分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 2025 ”等广阔平台,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到质量强省建设过程中来,把“工匠意识”传递到每个行业、每个领域,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产品,形成人人把好
李鸿忠:树立工匠意识 建设质量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