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拓宽在线服务范围,提升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据国
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经建成了140多万个5G基站,光
缆线路里程达到 5481万千米,4G网络和光纤网络覆盖到全国98%的行
政村。相关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
正向影响,能够更好地实现城乡资源的融合和公共服务的广泛覆盖。
解决我国小农生产的发展短板。与美国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大农场生产模
式、欧洲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中型农场生产模式和日本的精细化家庭
农场生产模式不同,小农户生产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长期
以来,我国人多地少, 农业作为土地密集型产业很难展现出其比较
优势。同时,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及农业人口的老龄化,我国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也难以存在。有观点认为,预计到“十
四五”末期我国60岁以上的农业劳动力占比将达80%。严重的老龄化
将对小农生产造成较大的冲击,降低劳动力要素在农业经济发展中
的作用。我国农业面临的是“人口老龄化+大范围兼业+小规模经营”
态势,这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及生产方式变革带来极大挑战。面对
这种态势,数字农业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的智能应用重塑农业生产体
系,并将传统农业知识、技能融入数字农业当中,为农业集约化生产
提供支持,从而减缓农业人口老龄化、高度兼业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3.
推进农业农村差异化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信息
化发展
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
高,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一些。对于不同地区的农业发
展而言,必须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农业发展水平和自然禀赋差异,数
字经济的嵌入并不是要追求“大而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而应该建设
差异化的“小而美”农业农村发展模式。例如,成片农田区域适宜发展
机械化、自动化的现代农业,据中国棉花协会数据显示, 2022年新
疆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49%;近郊农村适宜发展设施大
棚精品农业模式,如天津滨海新区小王庄镇利用大城市近郊区优
势,大力发展数字大棚精品农业,2022年种植的西红柿、黄瓜、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