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创新名城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蓝绍敏
(
2019
年
5
月
15
日
)
南京是全国重要科研教育基地,拥有众多大学大院大所,人才和科教优势比较突出。如何把人才的“活水”、科教的“长板”引向创新,提升南京在全国全省创新体系中的位次,既是省委省政府交给南京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
去年以来,我们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最突出的是“三个意想不到”:第一个意想不到,是社会各界参与创新名城建设的热情不一般。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例,去年初,全市计划新增新型研发机构
100
家,最终成功签约了
208
家,孵化引进企业
951
家,带来新增投资
34.12
亿元。第二个意想不到,是创新名城品牌对创新人才的吸引效应不一般。去年初,我们计划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
20
万,到年底最终新增
34.15
万,平均每天有近千名大学生到南京工作、创业。第三个意想不到,是创新名城建设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一般。去年,我们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主攻方向,到年底,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
1282
家,增长近
70%
,增量和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高新技
术产业产值增速也达到
17%
,总量首次突破
1
万亿元。在
2018
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中,南京跻身创新第一梯队;我们着力打造集聚创新资源“强磁场”的做法,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回顾一年多来的火热实践,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
2014
年视察江苏时提出的“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的要求,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精准对接通道,从而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一是坚持把建设创新名城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努力推动科技同经济精准对接。
我们在创新名城顶层设计的过程中,始终把加快建立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目标设定上,把“科技与产业创新核心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培育创新企业和世界级产业创新集群”等反映科技与经济结合程度的指标作为重要衡量标准。在核心支撑上,提出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中心,其中,综合性科学中心重点聚焦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供更多高水平的源头供给,科技产业中心把科技作为产业来打造,以科技产业的突破来带动整个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在路径选择上,把“两落地一融合”等十项工程作为关键举措,聚焦动能转换中的堵点突破,实现科技与经
济的融合互动。在创新名城建设带动下,南京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去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1.1%
。
二是坚持把打造产业地标作为推动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先手棋”,努力推动创新成果同产业精准对接。
去年以来,我们把打造产业地标作为创新名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目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植根创新链驱动产业链,全力推动产业发展由宽泛发展向特色发展转变,由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转变。在产业地标打造培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追求产业规模总量增长,更注重产业高度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注重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活动的支撑,注重为企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提供最好的生态环境。在这样一个思路的引领下,我们确定并重点培育的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两个产业地标,目前都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我们也正在对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等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加快制定培育计划,目标是
3
—
5
年或稍微长一些时间,形成若干个“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为创新名城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
三是坚持把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的高平台,努力推动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精准对接。
去年以来,我们把支持高校院所的人才团队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切入点,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走出了一条有南京特色的创新成果转化道路。新型研
发机构大大释放了创新爆发力,成果远超预期。通过新型研发机构这个载体,一年来,吸引了
3
名诺贝尔奖得主、
1
名图灵奖得主、
55
名国内外院士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来南京创新创业,“一个顶级人才带动一个产业”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四是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努力推动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精准对接。
在创新名城建设过程中,我们着力改革人才激励和评价制度,着力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上,支持人才团队以现金方式持大股,最高可以达到
90%
,不仅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人才和知识的价值,还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绑定和动力激发机制,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热烈欢迎。为切实抓好市场化选才,建立了高层次人才举荐制度,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硬性条件,将人才推荐权、评价权、选拔权直接交到由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成的举荐委员会手中,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标签的做法,真正把一些“非共识性”人才选拔出来。
船到中流浪更
蓝绍敏:推动创新名城建设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