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参与其中,并以西
方工业化发展模式为依据,分别尝试了三条不同的工业化发
展道路:第一条,洋务运动中官僚资本主义控制下的工业化
道路;第二条,《资政新篇》里以通商带动工业发展的道路;
第三条,民族资产阶级以轻工业起步,逐步步人工业化的道
路。但这些努力终究缺失相应的社会环境和政权保障,纷纷
夭折,使得中华民族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还未萌
芽,就已陷人迷茫。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的洋务运动虽
然已经迈出了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步,并创办了诸如汉阳钢铁
厂(当时东方最大的钢铁厂)、汉冶萍公司、上海织布局等
一系列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工厂,但由于缺失与现代大工业要
求的现代经济和政治制度,加上现代大工业与封建制度固有
的矛盾,致使中国第一批大工业走向失败。1859 年太平天国
运动后期的洪仁轩在《资政新篇》中虽然提出了有关于工业
化的纲领文件,也认识到“中国要发展资本主义,要工业化”,
但过于理想化的认识终究无法成功。他所提倡的“只要与西
方通商,就能兴办商业,就能顺利步人像西方一样的工业化,
终究是没有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没有认识到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国家,根本没有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力量
基础”。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民族资产阶级同样也为实现
建设中国现代化和中国工业化做过努力。他们以发展轻工业
为基础,通过成立火柴厂和面粉厂,经营丝、茶行业等逐步
壮大,这样的工业体系貌似合情合理,但忽视了国家安全对
其产生的重大影响。不管是期间外国资本主义的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