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战略部署,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我们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科学指引。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
产业的兴起、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相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通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工业生产函数,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开辟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只有紧紧跟踪并把握科技前沿变化,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也要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家为了利用其技术优势控制产业链价值链,遏制别国发展,大搞单边制裁、极限施压,干扰全球产业分工,在高技术领域构筑“小院高墙”,极力阻碍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这也说明,只有抓住机遇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提高竞争力,才能提升我
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这一背景下,积极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形成的产业高地,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当前,我国在
5G
、量子力学等领域的发展处于世界前列,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庞大的工程师队伍、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等多方面优势。这为我们积极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努力抢占全球产业体系智能化的战略制高点。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和市场环境,促进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也是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把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更好融会贯通起来;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加强数字技能教育培训,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为企业培养更多数字人才;发挥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作用,通过供应链等渠道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环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抓住全球绿色经济、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用好绿色发展政策工具,一方面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另一方面在绿色转型发展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
1+N
”政策体系,各行业各企业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政策措施、强化务实行动,推动我国产业发展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把握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趋势,推动我国产业绿色化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利于在绿色转型中培育发展新动能。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充分利用碳交易、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绿证)、环境保护税等市场化和财税手段,加快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同时,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从政策、要素、技术、市场等多方面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努力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推动产业融合化发展
当前,产业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回顾过去几次科技革命,往往是技术进步在某个行业或领域形成重大技术突破,带动这些行业或领域实现创新性发展,取得创新性突破的产业交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分工的不断深化。比如,蒸汽机、
内燃机的发明分别催生出纺织行业、汽车行业等,它们快速发展并成为拉动当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与以往不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属于通用性科技革命。随着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在数字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数据也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极大改变了各行各业的技术经济范式,推动产业发展由分工深化逐步走向相互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融合化也将改变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随着产业融合化发展的深入推进,经济增长可能不再局限于某个产业或某个部门单方面的快速发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