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实用文档 教育培训

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新质生产力 DOCX   11页   下载0   2024-03-17   浏览96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产力则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体系,是理解社会发展动力的
关键钥匙。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量以培
育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支撑,以推动经
济社会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当今世
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竞争日益白热化。新质
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赋予了时
代新内涵,是重要的理论创新。
首先,新质生产力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
观点。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那里,生产力是一个系统性概念。首先,它是指劳动
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其次它是社会部门的集体生
产力。在特定生产领域,劳动者基于劳动分工,进行劳动协
作,
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
,也即是
产力,也即是广义的社会生产力一个社会在物质生产中所
形成的总能力、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合力,是一定社会物
生产劳动与那些具有相对独立性(如生产关系、政治制度、
果”
状况”
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主要包括五大观点:
一是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二是生产
力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构成,其中不断更新的生产工具是先
进生产力最重要的标志;三是生产力中包括科学,科技进步
推动生产资料效能的提升使得劳动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四
是任何时代的生产力发展都是先从机器设备开始,制造业
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支撑性部门;五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
成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
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其次,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
发展。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推动生产力理论的创新
发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
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提出通过发动武装革命才能推翻束缚
生产力发展的旧社会,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在社
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认为全国人民的主要
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与革命一样具有扫除发展障碍
剩余9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生产力则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体系,是理解社会发展动力的关键钥匙。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量,以培育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支撑,以推动经济社会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竞争日益白热化。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赋予了时代新内涵,是重要的理论创新。 首先,新质生产力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观点。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是一个系统性概念。首先,它是指劳动生产能力。劳动生产力是劳动者的“生产能力”,特别是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其次,它是社会部门的集体生产力。在特定生产领域,劳动者基于劳动分工,进行劳动协作,“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也即是集体生产力。最后,它是社会总和生产力,也即是广义的社会生产力。一个社会在物质生产中所形成的总能力、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合力,是“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劳 动与那些具有相对独立性(如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甚至宗教观念)的全部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总结果”,马克思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主要包括五大观点:一是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二是生产力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构成,其中不断更新的生产工具是先进生产力最重要的标志;三是生产力中包括科学,科技进步推动生产资料效能的提升,使得劳动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四是任何时代的生产力发展,都是先从机器设备开始,制造业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支撑性部门;五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其次,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推动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提出通过发动武装革命才能推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社会,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认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与革命一样具有扫除发展障碍、解 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功能,并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能把当代人的幸福建立在对后代人的资料的过度消耗之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申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观点,“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对生产力的认识进行了新的深化。 最后,新质生产力对生产力概念进行了新的理论跃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新的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使生产力概念得到新的理论跃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进一步丰富了生产要素的内涵。生产力是所有生产要素综合发挥作用的总和力量,其中的生产要素是指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时必须消耗的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支持。传统的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劳动要素、资本要素,新质生产力中更加强调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的作用,在内涵上突出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角色功能。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升,主要依靠科学理论的新发现以及由引发的关键技术的突破性创新,以此带动社会生产率的 显著提高。 其二,指明了发展生产力的新方向。形成新质生产力有两大方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与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是指科技资源在不同活动主体、学科领域、时空上的分配与组合。快速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而优化整合科技资源配置是促进有效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包括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国家创新体系优化组合,以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为形式的复合配置两种方式。第二个发展方向则是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其三,给出了新时代发展生产力的清晰目标与具体任务。无论是强调创新驱动还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解放
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