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已逐步常规化,政治治理已日益科层化,直面群众
的政治动员稀少了,或日益程式化、仪式化了。”这类研究
的贡献是提醒我们随着政治的中心任务从革命、建设转换到
改革,意识形态话语中的修辞也会相应发生转变,研究者应
该具有一种历史眼光。在这个类别的研究中,不少学者运用
特定语料库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党和政府以及主流媒体
运用隐喻实现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如运
用 19xx-20xx 年《人民日报》“七一”社论分析共产党的角色
转型与“建设”隐喻的不同用法,研究《人民日报》《财新
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如何运用战争隐喻主导议题框架,
进而借由家庭隐喻和身体隐喻联结“国家身体”观念与家国
想象,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类研究的视角更加微观,
能够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宏观研究提供经验支撑。
第三类是研究中国共产党运用意识形态隐喻的方式和
案例。比如在习近平的重要论述中有大量运用比喻修辞的场
景,引起学界较多的注意,“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之
‘钙’”的隐喻,借助钙的特性说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
义。还有学者从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角度阐释中国共产党的
意识形态话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图
像隐喻的方式形塑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用英雄人物形象来
隐喻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用反面人物形象来隐喻
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落后思想,“以具象化的图像传达抽
象化的意识形态内容,在化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的过
程中弘扬主流价值观”。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