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极力推崇的。尤其是作为民族主流文化的传统儒家文化的
两项核心关键内容:一个是仁爱精神,另一个就是敬畏观念。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敬
畏天命,就会自觉尊重天地法则;“大人”指怀有经验和智
慧,敬畏大人,就能循理而动,进退有据;“圣人之言”代
表道德和价值,心存敬畏,就不会迷失自我所以说:“敬”
会让人有所为,知晓自己应该做什么;“畏”又会让人有所
不为,警告自己不该做什么。敬畏不仅是一种心态与修养,
更是一种境界和信仰。《明史》中记载:一日早朝,明太祖
朱元璋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大家众说纷纭,有的说金榜
题名者,有的说功成名就者,有的说富甲一方者,不一而足,
朱元璋都不满意,唯独大臣万钢回答“畏法度者最快乐”时,
朱元璋点头称是,称其见解“甚独”,并说“人有所畏,则
不敢妄为”。清朝乾隆时代,《咸宁县志》记载,清代官员叶
存仁离任之际,部下都知道他清廉自守,为避人耳目,在夜
里装了一船礼物给他送行,叶当时以诗相拒,“月白风清夜
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因敬畏之心,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律己、谨言、慎行,做到
原则不动、底线不松。历朝的贤人能士把自己的敬畏之心,
切切实实落实在了自己的行动上,正是因为对法纪有敬畏之
心,才有了行事准则,方能行有所依、行有所止、行有所获。
(二)知敬畏是百年党史的历史经验。回顾党的百年奋斗
历史,敬畏信仰、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法
度等感人的事迹可谓数不胜数,知敬畏已融入到共产党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