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实用文档 党团工作

工匠精神融入新时代高职教育

DOCX   5页   下载0   2023-09-02   浏览115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工匠精神融入新时代高职教育
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
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
”这体现
养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的高度重视为职业院校开展思
想政治教育、培塑工匠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
义劳动理论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创造价值
唯一源泉,深刻阐明了工匠精神源于劳动实践的精神内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
坚持与时俱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党的十九
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
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
重创工匠
精神,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以夯实中国式现代
建设基础为出发点,教育引导学生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学习和工作的全过程。
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特征和灵魂。高职教育
要秉持以文化人的理念,弘扬工匠精神与弘扬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
将职业道德匠心品格、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办学理念和目标,
将践行工匠精神贯穿于管理、教学、实习等各个环节,增进
对工匠精神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引导学生自
觉传承工匠精神,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工匠精神是提升制造强国核心竞争力的力量源泉。当今
4.0业发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趋势,以工匠精神推动经济发
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教育引导学生献身制
强国事业,勇于突破“卡脖子”技术,立志成为高素质技
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建成技能型社会、实现
科技强国梦奠定坚实的后备基础。
当前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缺失的成因剖
躬身工匠事业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不强。不少
方和单位工匠精神培育多停留在空谈理论,缺乏政策制度的
有效变革、评价标准的刚性扭转、培育主体的利益保障。对
职业技术工作者还存在偏见和歧视,工匠容易被设定为缺少
高端技术、收入水平不高的人群。这些因素也导致高等职
院校学生在就业、落户、表彰晋升等切身利益上遭受歧视
缺乏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导向存在偏移错位倾向。目前
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还不够健全,市场上粗制滥造制假
售假等问题一定程度上还屡禁不止。职业院校还存在培育工
匠精神的定力不够,刻意迎合市场,选设热门专业,忽视专
注敬业的长远培养;不少学生存在“上高职求文凭、学技术
谋出路”的想法,缺乏长远的职业追求和认真负责、精益求
精的职业操守。
工匠精神实践锻造缺乏合力和实效。在一定程度上,工
匠精神的培育是短期难以见效的长远工作,容易成为各责任
工匠
共育共建不够,校企合作的双方利益诉求缺乏有效结合点,
对学生实习实训缺乏共同参与、紧密互动;高职教师队伍
践经历整体还不够丰富,应的对口培训渠道和频次不够多。
挖掘内外资源形成培育特色和优势不够。高职院校挖掘
属地红色资源培育工匠精神还有较大空间;聚力打造知名专
精特新的工匠技能平台和载体还需持续发力;企业员工、退
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蕴藏
的专业技能优势和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工匠精神融入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培塑路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改革学科招生模式。逐步
扩大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
重,建立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免试入学、注册升学制
度,畅通职业发展通道。针对扩招生源,实施灵活多元的教
学模+技能
的入学考试评价方法,增设必要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测
试考核。建立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允许学生实践活动
得的经验积累和学习能力技能水平提升折算为相应的学分。
提高质量认证标准,依法严厉打击粗制滥造行为和假冒伪劣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工匠精神融入新时代高职教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