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各地培育未来产业,布局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质生产力,特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在“生产力”。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先进生产力就是核心竞争力,新质生产力就是优质竞争力。新质生产力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质量、高效能为基本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找准产业发展“着力点”。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概念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我国“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要围绕国家未来产业发展战略,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布局延伸发展链条。要针对性加强战略新兴产业补贴扶持和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灵活组合园区建设、人才招引、金融支持等多种“福利”,引导重点产业集群规模发展,提高新兴产业
比重,以产业升级加快推动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打开科技创新“主引擎”。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一种生产力跃迁。这种跃迁开辟了新领域新赛道,一定程度上追平了历史问题带来的发展硬质距离,放大了科技创新软性实力的作用。要注重传统优势产业内涵集约式发展,借力借势重新整合区域内资金、资源、人才、基建等要素配置,化“老优势”为“新助力”,为新兴产业发展做好积累、打牢基础。要重点把握好科技创新核心作用,通过成立校地企产学研联盟、完善新兴产业政策体系等,从高素质人才引进培育、基础研究和技术体系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多方面着手,补齐补好科技创新短板,实现产业发展赋能创优。
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抓住转型升级“关键期”。
与传统产业相比,新质生产力代表的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前期投入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难以在短期内高效吸引市场资本聚集。要突出发挥好政府引导和国企、央企等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按照战略规划,加快走出现有“舒适区”,缩短转型“阵痛期”,迅速抢占产业“制高点”,争得领域发展“话语权”。要注重发挥好市场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鼓励支持民营资本投入,重点引导发挥民营企业在技术积累和创新活力等方面优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做好产业惠民生相关工作,通过发展新兴产业促使科技成果造福人民群众,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群众基础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把创新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评论: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