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贯彻。
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
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
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
性的地位和作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 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 党始终代
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始终同人民 同呼吸、共
命运、心连心。我们要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这一重要立场观
点方法,将其转化为自身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 武器,真正做到内
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
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
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
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
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
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的理论源头,也是我们党把握
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炼就的精神气质,自立是我
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坚持自信自立,既是基于历史的自信和自强,也是基
于现实的变革与成就,更需要今后的担当和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
认识和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更好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精髓要义,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