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实用文档 党团工作

治理主题预备(忧患意识、提前谋划)古语集锦(20条)

写作 DOCX   13页   下载0   2023-04-17   浏览222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治理主题预(忧患意识、提前谋划)古语
集锦(20 条)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出处:春秋·左丘《左传·襄公十一年原文:《书》
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释义:即使处在安乐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才可以避免祸患。
强调:无论何时都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尚··
有载:“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丘明对其进行了
则有
安全,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
障;安全,是个人幸福、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重要前提。
在公文写作中,凡是涉及安全的问题都能用到这句话。比如
“居有备
观”。另外,在一些规章制度出台之前,也可以用到这句话。
xx
情况发生,特制定此制度
2.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出处:商·姬昌《周易·既济。原文:“水在火上,既
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释义:君子会提前思虑祸患的发生,然后事先采取预防
措施。“豫”“预”类似还有《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子行》和曹植《君子行》中的“君子防未然”
“防录》
回:单身怀
患于未然’”在公文写作中,安全问题,再怎么强调也不过
分,尤其是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工作,更要“思患而豫防之”
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原文:“凡事豫则立,
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
道前定则不穷。
释义: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
然就会失败哲学上反映的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今指事先
做好计划或准备。
用法提示:这句话现在一般都写作“凡事预则立,不预
则废”,因为古代“预”“豫”有时是不分的。这是古人对
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底线思维”一词在公文写作时
也可以用。虽然这样的“因果关系”说得未免有些绝对,但
是事先做好计划或准备总是好的,起码成功的概率会大一些
在公文写作中,要注意这句话中的两个着力点。着力点不同
后面接的内容自然就不一样。所谓“预”,就是预知、预见、
预防、预备,后面可以接事前准备的想法、措施;所谓“立”
就是立住、站起、成功、胜利,后面的内容可以是对事情
详细展开,“预”会如何,“不预”又会如何。
4.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出处:唐·白居易《太平乐词二首》(其一)原文:“岁
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
释义:丰收年景也要节俭,太平时期更要防范战争。比
喻:提前预备,早做防范
用法提示:治国理政和上班工作不一样,上班工作还有
个双休呢,治国理政却是一刻也不能懈怠这联诗主要说了
“俭”和“兵”两个方面,但是在公文写作中,我们仍然可
以由此回归到那个问题——忧患意识。比如,“岁丰仍节俭
”虽
能忘记,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旧是一个发展中
国家,需要尽可能地节约每一点有限资源,每一分财力、物
力。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强军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5.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出处:北宋·苏轼《晁错论》。原文:“天下之患,最不
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
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释义:表面上社会安定没有祸乱而实际上却存在着不
安定因素。比喻: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及时解决问题
用法提示:晁错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一位政治改革家,因
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
生存和发展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与
变故,而恰恰是那些不易察觉、缓慢积累起来的倦怠与松懈。
剩余10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治理主题预备(忧患意识、提前谋划)古语集锦(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