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孔子以“不贪”为美,倡导“君子固穷”的清
廉君子人格。如,《论语·尧曰》子张曰:“何为五美?”孔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释义: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
“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
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
严而不凶猛。”)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此之谓大丈夫。”(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
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
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的名句更是体现了对清廉人
格思想的推崇。在《管子·牧民》中,管子直接将“廉”看
作治理国家的“四维”之一:“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
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为四维?一曰
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
蔽恶,耻不从枉。”(释义:国家有四维,缺了一维,国家就
不稳;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颠覆;缺
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什么是四维呢?一是礼,二是义,
三是廉,四是耻。)他还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释义:
如果礼义廉耻不能得到推行,国家就会灭亡。)将廉与礼、
义、耻相并列作为治理国家的最高纲领,在中国古代廉洁文
化史上、中国古代清廉思想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道家,老子用“廉”来形容“圣人”所达到的一种高
尚的道德境界和人生境界,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
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出自《老子·五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