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实用文档 文秘写作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

DOCX   8页   下载0   2024-08-22   浏览65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强
基赋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
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就。加快形成
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推动增长动能
转换,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
需要,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
具有较强发展韧性
经济增长成绩卓越,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的形势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2012
年以来从 51.9 万亿元增长 126 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
济比持续升,世界二位2012 2021 年,
38.6% G7
贡献率的总和,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23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89358 元,折合美元 1.27 万美元,
上并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
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有效防范经济波动——
2012 年以来,中国经受住了国内外的风险挑战,实现年
均增 6%效防了经大幅
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重点群体就业
持政策,平均就业 7.5 亿人,调业率处于
际较低水平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有效抑制了超级通
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情况;外汇储备长期保持 3 万亿美元之
上,在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中发挥重要的“稳定器”“压
舱石”作用
创新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型国家地位更加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事业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科技实力从量变向质变飞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
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
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基础前沿领域
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
6G
汽车等新兴产业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更加充实——
进入新时代,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胜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012 年到 2022 年,
还实现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其中,城镇和农村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2.0 倍、2.4 倍。农村居民收入
增长不仅快于城镇居民,还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城乡协调发
展取得新进展。
同时,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区域之间的公共
剩余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就。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推动增长动能转换,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 具有较强发展韧性 经济增长成绩卓越,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的形势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2012 年以来从 51.9 万亿 元增长到 126 万亿 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持续上升,稳居世界第二位。 2012 年至 2021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 38.6% ,超过 G7 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023 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89358 元,折合美元 1.27 万美元,赶上并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有效防范经济波动—— 2012 年以来,中国经受住了国内外的风险挑战,实现年均增长 6% 以上,有效防范了经济大幅波动。特别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 政策,全国平均就业人员数 7.5 亿人,调查失业率处于国际较低水平;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有效抑制了超级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情况;外汇储备长期保持在 3 万亿 美元之上,在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中发挥重要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创新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型国家地位更加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事业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实力从量变向质变飞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比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基础前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6G 技术、北斗导航、国产大飞机、高铁、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进入新时代,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 2012 年到 2022 年,还实现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2.0 倍、 2.4 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不仅快于城镇居民,还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 同时,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人均卫生机构床位等方面的公平性显著增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一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扎实推进。 建设美丽中国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12 年至 2022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42% ;“十三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8.8% ; 2022 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 36.2% ,风电、太阳能、水电、在建核电装机规模保持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 同时,空气质量和地表水水质持续提升,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我国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23 年,中国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 14.2% ,较 2012 年增长 3.8 个百分点,连续 15 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国进口占国际市场份额 10.6% ,连续 15 年保持全球第二。 2023 年,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强有力地证明了依 托产业 链供应链配套 集成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中国制造”日益成为优质产品的标签,受到国际市场欢迎。 此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占全球投资份额从 2012 年的 3.77% 增加至 2021 年的 5.71% ,对外投资分布区域日益广泛,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快速增长。贸易和投资保持国际市场份额的总体稳定,显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发展韧性。 释放强大发展动能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第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重要驱动因素。世界主要经济体围绕新兴技术和未来产业的竞争与政策博弈加剧,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的最前沿、主战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强化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强大支撑,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把握主动权。 第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适应发展阶段转变的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