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实用文档 文秘写作

写材料实用敬畏(警醒、善恶)主题用典集锦(11条)

DOCX   8页   下载0   2024-07-24   浏览65   收藏0   点赞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写材料实用敬畏(警醒、善恶)主题用典集
锦(11 条)
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从
商,十有四世而兴。
释义:向好发展就像登山一样艰难,向坏发展就像山崩
一样迅速。比喻: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
用法提示:这是一个很朴实的道理,就好像“病来如山
,却
话尤其适合用在与锻炼党性、青少年培养有关的文章中
此警告党员同志、广大青少年,从善去恶,需要下苦功夫、
花大力气。比如,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
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
趣。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季氏》
原文:“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
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释义:看见善的,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看见恶
的,使劲避开,好像将手伸到沸水里。强调,人要心存善念,
不断向善。
用法提示:善念是值得敬畏的,不仅要有,还要不断向
善。因为人生在世,总会遇到种种诱惑,诱惑越大,欲望越
大,越容易出问题。如果模糊了是非对错的界限,分不清善
恶美丑,看不清益友与损友,就很容易误入歧途,铸成大错。
在公文写作中,说到个人修养或者党员自身的时候,可以用
作一条要求或者是对某个品德高尚的人的一种褒奖。比如
每一个干部都要牢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道理,
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3.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西
“夫
生事均。
释义:既不可以随意制造事端,但要是真有了事,也绝
对不能胆小怕事。形容有所为有所不为,敢作敢当。
用法提示:没事的时候别惹事有事的时候也别怕事—
—这绝对不是一个小人物的修养。这句话可以说是苏轼一生
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他没自己找过事,更没怕过事。在公
文写作中,尤其是后半句,可以用作遇到困难时的鼓励之语
后面的内容可以是对当下困境的陈述,也可以是对未来的
想。比如,无论为人处世,“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工作中,我们要做到谨慎持重,不无端生事,做到遇事也
退缩,主动作为,有担当精神。
4.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出处:明·杨仪《明良记》。原文:“唐解元寅既废弃,
剩余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写材料实用敬畏(警醒、善恶)主题用典集锦( 11 条) 1.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原文:“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释义:向好发展就像登山一样艰难,向坏发展就像山崩一样迅速。比喻: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 用法提示:这是一个很朴实的道理,就好像“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却很能警醒世人。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尤其适合用在与锻炼党性、青少年培养有关的文章中,以此警告党员同志、广大青少年,从善去恶,需要下苦功夫、花大力气。比如,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 2.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季氏》。原文:“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释义:看见善的,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看见恶的,使劲避开,好像将手伸到沸水里。强调,人要心存善念,不断向善。 用法提示:善念是值得敬畏的,不仅要有,还要不断向善。因为人生在世,总会遇到种种诱惑,诱惑越大,欲望越大,越容易出问题。如果模糊了是非对错的界限,分不清善恶美丑,看不清益友与损友,就很容易误入歧途,铸成大错。在公文写作中,说到个人修养或者党员自身的时候,可以用作一条要求,或者是对某个品德高尚的人的一种褒奖。比如,每一个干部都要牢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道理,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3. 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出处:北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原文:“夫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畏事之弊,与生事均。” 释义:既不可以随意制造事端,但要是真有了事,也绝对不能胆小怕事。形容有所为有所不为,敢作敢当。 用法提示:没事的时候别惹事,有事的时候也别怕事——这绝对不是一个小人物的修养。这句话可以说是苏轼一生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他没自己找过事,更没怕过事。在公文写作中,尤其是后半句,可以用作遇到困难时的鼓励之语,后面的内容可以是对当下困境的陈述,也可以是对未来的畅想。比如,无论为人处世,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工作中,我们要做到谨慎持重,不无端生事,做到遇事也不退缩,主动作为,有担当精神。 4.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出处:明·杨仪《明良记》。原文:“唐解元寅既废弃, 诗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又有清·魏子安《花月痕》:“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释义:一旦犯下严重的错误,就会成为终身的恨事;再想回头,也已经来不及了。提醒人们,做事要谨慎,免得铸成大错。 用法提示:“再回头是百年人”与“再回头已百年身”仅仅差一个字,后者本是魏子安对杨仪的改写,但我们更习惯用“再回头已百年身”。“后来居上”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件“惯事”和“怪事”。比如,我们都知道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却很少有人能够背诵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在公文写作中,这一联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公文中较为合适,后面的内容可以是那些“血淋淋”的案例,也可以是警告,警告大家万不可踏错一步。 5.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出处:唐·刘禹锡《蜀先主庙》。原文:“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释义:先主刘备的英雄气概充满天地,千秋万代一直令人肃然起敬。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 用法提示:“蜀先主”就是刘备,他的庙原在夔州白帝山上,这首诗便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在用的时候不必拘泥于刘禹锡歌颂的对象是谁,今天,可以是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可以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所以, 各种纪念大会、表彰大会、个人传记,都不妨一用。比如,“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而中华民族从来是不缺少英雄的。 6.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原文:“百官畏君,群吏畏长吏,百姓畏上,君子畏公议,小人畏刑,子弟畏父兄,卑幼畏家长。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释义:有所畏惧则不敢放肆,因此能修养德行。无所畏惧则任性纵欲,必定招致灾祸。强调,人要有所敬畏。 用法提示: 1957 年,邓小平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告诫全党:“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要好一些。”重温这一话语,意味深长,细细体会更发人深省。在公文写作中,有所敬畏可以作为对所有共产党员的要求,尤其对领导干部更是一种警示。比如,“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为官者须常怀敬畏之心,保持理智心态,心有所怕,行有所止,才不会违规犯法、栽跟头。 7. 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
写材料实用敬畏(警醒、善恶)主题用典集锦(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