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质生产力与基本经济模态转换的思考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征程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
,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迭代和产业变革浪潮奔腾汹涌,社会多样化需求呈交错并发加速上升之势。在这个复杂加剧和动势巨增、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历史新阶段,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多重因素同向叠加、逆向互消的错综复杂、恢复发展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于
2023
年
9
月在
XX
考察时,提出具有深刻意蕴的“新质生产力”,明确了中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和主动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拓展延伸视野,以创新为引擎,引领新思路、推出新举措、激发新作为、收获新成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迈向新的高峰。同时,它也从根源层面并在实践中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赋予强劲的新动能,激发和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探索新发展途径的信心。因此,从学理角度深入领会和解释阐发变革、升华和超越传统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探索经济发展新途径,是观念的转变更替,认知的演进和跃迁,理论和实践的实质性突破,是经济学及相关学科学术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生产力“质”的演变与跃升
生产力质的演变与跃升,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主脉络与关键性标志。自原始社会起始,科技的进步与人类劳动如影随形、相伴共进,不断推动着生产力的表现形态升
级换代。无论是农耕社会、工业革命,还是信息技术革命,科技进步都在为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推力,并且在今后随着科技的持续创新与人类欲求的融合互进,生产力的质的演变与跃升将一如既往地发生演进或突进,为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强劲动力。
1.
生产力概念探源
生产力是社会制度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作为关键和最基础的生产要素,对经济系统的整体属性、支点动力、底层逻辑和质量效率等起着全面、综合的决定性作用。在
18
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弗朗斯瓦
•
魁奈在其论文《谷物论》中首先提出了生产力概念,他强调土地生产力和农业劳动的生产力,并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是生产性的。随后,亚当
•
斯密在《国富论》中进一步拓展了生产力的概念,认为生产力不仅包括劳动的生产力,还包括资本的生产力,即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同时,他提出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在
19
世纪初,弗里德里希
•
李斯特对生产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了生产力理论。他否定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强调国家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发展国家综合生产力等问题。他认为生产力实际上是“生产能力”,即具体的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等著作中深入阐述了生产力的内涵。他们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
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同时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工具象征着一个时代生产力的水平。此外,生产力绝对界限理论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渐发展,生产力会在几个过度发展阶段后趋于平稳,并逐渐地无限趋近于停滞不前的一种状态。在此状态下,人类为促使生产力发展所需的预备时间会无限地趋近于人类寿命本身。这使得人们花费毕生的时间去拼凑提高生产力所花费的必需成分而不是去推动生产力本身。此时社会也
必将趋于变为一种极其稳定的状态。如何不断突破生产力绝对极限是不同时期生产力进步的理论发展脉系和社会实践背景。
还需要指明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是基于劳动的主体、工具、对象及人与人关系的三位一体的人本论述,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论,在价值引导和立场取向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2.
生产力基本表现类型
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产业形态,可以将生产力分为资源生产力、技术生产力和素质生产力。资源生产力主要体现为对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农业经济紧密相关;技术生产力则侧重于科技动力的应用,尤其在工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素质生产力则强调人的综合素质,如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除了产业形态,生产力的主体性质
也是分类的一个标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是两个重要的分类。自然生产力主要指自然界的自然力独立发挥作用,如风力、水力等;而社会生产力则强调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形成的生产能力,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此外,还可以将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主要指创造物质产品的能力,而精神生产力则聚焦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如科学、文化、艺术等。在更细致的层次上,生产力还可以划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以及短期与长期生产力等。这些分类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生产力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还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
对新质生产力与基本经济模态转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