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窗户。
得知原委,王宏霞明白,突破口只能放在卢家身上。卢
先生表示可以把门改回向内开,但要求赵家也不能把防盗门
改成朝外开。不料当卢先生意外得知赵家是因为油烟机一事
耿耿于怀,顿时怒火中烧,拒绝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王宏霞
又一次找赵老爷子了解情况,得知赵家顾及邻居情面,确实
没向卢家提过油烟机这件事。完全了解情况后,王宏霞来到
卢先生家中:“你们毕竟是邻居,对方一开始也是好意,大
家要互相体谅。”在王宏霞的劝说下,卢先生总算是平静了
下来,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
忍着病痛倾听获当事人认可
在很多同事眼中,王宏霞总能迅速在当事人的几句口角
中发现双方的关键矛盾,从当事人的神情语气中找到调解的
突破口。但在王宏霞自己眼中,能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耐
心倾听、悉心劝导、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这些“笨办法”。
80 多岁的陈阿婆就对王宏霞的耐心与细心深有体会。多
年来,陈阿婆祖孙三代长期蜗居在一套 54 平方米的房子里,
因生活琐事产生的摩擦在日积月累下不断放大,甚至险些酿
成刑事案件。得知消息后,王宏霞一遍遍地上门调解,和陈
阿婆一家聊天谈心,终于将他们之间长达 6 年的家庭矛盾抽
丝剥茧,达成了各方家庭成员都认可的解决方案。
房子卖了、钱也分好了,在家庭矛盾基本缓和后,陈阿
婆还是觉得有说不完的话想找人倾诉。接下来近 3 个月时间
里,陈阿婆每周都来到王宏霞的办公室,和她聊自己的故事。